當前位置: 大中華養生網 > 人群養生 > 兒童 > 正文

兒童手足口病高發期 怎麼有效預防

更新日期:2023-11-03 04:02:34  來源:大中華養生網

導讀手足口病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小兒身上,在手足口病高發時期,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傢長們應該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別急,下面中華養生網來告訴你如何預防兒童手足口病...

感冒和手足口病之間如何區別,傢長們一頭霧水。孩子經常在外面玩,該如何防止不中招?這更讓傢長們關心,我們現在就把關於手足口病的一些知識和預防措施跟大傢好好分析一下!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於5歲以下寶寶,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等並發癥。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唾液、被糞便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

如果傢裡有5歲以下的兒童,回傢後一定要先洗手,換過外套後再去擁抱孩子。對於孩子常玩的玩具要定期消毒,室內也要註意多通風。

此外,傢長之間不要互相哄抱幼兒,如果傢裡孩子出現瞭手足口病癥,傢長註意不要帶孩子去幼兒集中地,以免造成傳染。

手足口病目前雖然沒有疫苗預防,但隻要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此,兒科醫生提醒廣大傢長,如果孩子出現瞭發熱、出疹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7至10天就能治愈,督促孩子飯前便後勤洗手,忌食生冷食物,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同時,呼籲幼兒園、小學等預防手足口病的重點單位,應加強晨檢,盡早發現患病兒童,搞好園(校)內外環境清潔衛生,加強課室、宿舍及午休室通風,引導學生養成正確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預防手足口病,要註意保持居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傢長和幼教老師必須註意兒童的個人衛生,經常徹底清洗兒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同時,提醒兒童飯前便後洗手,不要吮手指,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潔的食物,多飲白開水或清涼飲料,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

如果傢裡有患上手足口病的嬰幼兒,隻要註意休息,對癥治療、護理,一般都能很快恢復健康,不留後遺癥。病程約一周,最長10天。因為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並且該病病發過程中,很容易感染到其他病毒和細菌,所以極個別患兒可引起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腦炎等致命性並發癥。因此,傢長要密切註意觀察病情變化,直至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