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大中華養生網 > 中醫養生 > 針灸養生 > 正文

根治凍瘡的穴位療法

更新日期:2023-11-01 15:28:23  來源:大中華養生網

導讀凍瘡是冬季最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難逃凍瘡的“魔掌”,一不小心就會被凍瘡纏上,所以在冬季要非常註意做好防寒準備,特別是手、腳、耳等肢端部位。對付凍瘡關鍵在於預防,而且越...

  凍瘡是冬季最常見的疾病,很多人都難逃凍瘡的“魔掌”,一不小心就會被凍瘡纏上,所以在冬季要非常註意做好防寒準備,特別是手、腳、耳等肢端部位。對付凍瘡關鍵在於預防,而且越早越好。如果不小心長凍瘡瞭,那麼該如何治療呢?如何根治凍瘡呢?中醫推薦,局部按摩和艾灸法是預防凍瘡最好的方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具體療法。

  一、按摩防治凍瘡

  ①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②腳心按摩:坐床上,屈膝,腳心相對,左手按右腳心,右手按左腳心,兩手同時用力,反復按摩15~20次。

  ③腿按摩:坐床上,腿伸直,兩手緊抱左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後擦右大腿根,共擦15~20次。

  ④臂按摩:右手掌緊按左手臂裡邊,然後用力沿內側向上。更方便的預防凍瘡的方法:擦到肩膀,再翻過肩膀,由臂外側向下擦至左手手背,這樣為1次,共做15~20次。

  二、艾灸防治凍瘡

  通過在局部的艾灸,可達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少局部炎癥的滲出,具有較好的消腫止痛效果。也是治療凍瘡簡便實用、療效肯定的方法之一o

  【藥物組成】艾灸條。

  【使用方法】艾條點燃後,在患處熏灸10-15分鐘。註意:熏灸時溫度要適中,以不灼傷皮膚為度。①耳輪與鼻尖部的凍瘡,持艾條再熏灸合谷穴10分鐘(合谷穴位於虎口處)。②下肢凍傷,除在患處熏灸外,另熏灸湧泉穴10分鐘(湧泉穴位於腳底部八字紋處)。每日1次,每10—15次為1療程;②亦可用鮮生薑切成厚度2mm的大片,敷於患處再行艾灸。

  針灸不僅能治療凍瘡,而且可預防凍瘡。針灸治療凍瘡的臨床報道,始於1958年,並有多篇文章,其中有百例以上的治療觀察。用針灸預防凍瘡,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曾有報導,以艾灸為主。總體說,60、70年代資料不少,並強調針灸防治結合。近20多年以來,穴位刺激方法雖仍以針刺、艾灸為主,但具體操作又作瞭較大的改進,使療效有所提高。同時,報道數和樣本量亦大為增加。

  治療方法:將點燃的艾條,直接接觸患處,每秒鐘快速點灸2~3次為宜。治療時患處有灼熱或輕度灼痛感,但不會留瘢痕。有的患者如對艾火直接點灸皮膚恐懼,加墊一層衛生紙等也可。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次為一療程。通過此法用艾火快速灸治,可有溫陽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故能促使凍瘡早日痊愈。

  灸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裡穴。

  方法:在凍瘡局部先揉按5分鐘。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對準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局部皮膚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鐘;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裡穴3~5分鐘。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註意不可灼傷皮膚。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