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抑鬱癥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消費抑鬱,用抑鬱來獲得別人的同情,生活中許多抑鬱癥是屬於假性抑鬱癥,那麼真抑鬱和假抑鬱的區別是怎樣的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近年來抑鬱癥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消費抑鬱,用抑鬱來獲得別人的同情,生活中許多抑鬱癥是屬於假性抑鬱癥,那麼真抑鬱和假抑鬱的區別是怎樣的呢?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真抑鬱和假抑鬱的區別
1.感知情緒能否控得住
感知自己的不良情緒和主觀體驗到的消極不快樂、欲哭無淚、易生氣易激動、疑神疑鬼怕得要命、思維跳躍混亂、做什麼事都猶豫不決下不瞭決心等,能否通過自己積極調控有所緩解或消除,也就是說不良情緒還受不受自己的管控,消極體驗能否受自己的左右;或者不良情緒和消極體驗能否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緩解直至消失。
2.感知是否悲觀又厭世
滿眼灰暗、悲觀厭世情緒和自殺觀念相比其他不良情緒更易識別。傾聽內心有沒有感覺自己的人生沒有未來沒有希望,做任何事都沒有意義,或是“世界末日來臨”“不怕死就怕活著”“死是一件很輕松的事”的感覺等。
3.情緒周期
如果不良情緒很輕且持續時間很短就可能是處於情緒周期,或是因負性事情引起的心情不好,通過自我調節就能緩解和消除;如果感覺不良情緒在2周以內能通過有效管控等有所緩解直至消除,那就是處於“暫時抑鬱情緒”中;如果感知到部分不良情緒較重、既不受主觀控制又無法自然消除、興趣缺乏活力喪失或悲觀厭世有自殺觀念,還持續2周以上,就一定要考慮是“抑鬱癥”瞭,特別是隱匿性“微笑抑鬱”很不易被察覺,一定要用心感知。
4.感知內心分類貼標簽
傾聽自己、觀察自己、感受自己的內心,然後好好思考,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個體差異人格特征和情緒粒度的不同,加之抑鬱情緒下的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會導致情緒感知力、認知力、監控力、評估力和“解碼”力不同,隻有反復自我感知內心,捕捉識別並標記情緒,主要感知有沒有煩躁緊張、精神不振、鬱悶沮喪、焦慮不安、恐懼害怕、註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過低、睡覺障礙、快感缺失、自罪自卑、無助無用等。
5.微笑抑鬱
心情不好會誘發抑鬱情緒,抑鬱情緒積壓太久會發展成抑鬱癥,很顯然抑鬱癥患者必定心情不好、有抑鬱情緒,但心情不好不一定是抑鬱情緒,有抑鬱情緒也不一定就患瞭抑鬱癥,如果自己無法判斷就一定要把問題交給醫生來解決(別急著給自己扣個“抑鬱癥”帽子) 。
6.感知興趣活力在不在
感受自己的興趣、快感在不在,諸如從事下棋、打牌、讀書、看電視、聽音樂、運動、購物等愛好還感不感興趣、有無快樂興奮的體驗,傢庭、生活、工作和與異性接觸有無樂趣和愉快感,饑餓感和吃飯的正常享受感有沒有等;抑鬱的反面就是活力,看看活力四射的自己是否變得“慵懶”瞭,比如不想洗漱、不想理發、不想洗澡、不想做任何身體運動,甚至都懶得呼吸瞭,總想把自己關在傢裡不出門,沉浸在自我鬥爭和自我糾纏中什麼也不幹瞭。
通過對上文的閱讀,相信大傢對真抑鬱和假抑鬱的區別已經有所瞭解瞭,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傢,祝你生活愉快,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