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在中國民間稱為過小年。而“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那麼小年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在中國民間稱為過小年。而“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那麼小年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的習俗
1.祭灶王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臘月廿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傢人的善惡。於是,小年這天人們會擺一些糖瓜、灶糖在灶王像前,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2.貼春聯
傢傢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3.貼窗花
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自然為傢中增添不少喜氣。
4.撣塵
小年這一天傢傢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幹凈徹底的衛生大掃除。小年的前幾天,傢傢打掃房屋,意為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它漢先民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5.吃糖瓜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的吃食,逐漸演變成瞭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6.婚嫁
過瞭臘月廿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瞭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因此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都會特別多。
7.吃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一傢人坐在一起,吃著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很有年味兒。
關於小年的習俗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傢介紹到這裡瞭,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傢,祝你生活愉快,身體健康。